几千年来第一次,我的灵台一片死寂。
一开始我还是个孩子。我们一群孩子,跟着那个人东渡出海,寻找一座叫做祖州的岛屿。他跟我们说,祖州上有一种草,叫做养神芝。找到了它,大家都可获长生。
那时候,我们都不懂什么是长生,为什么要获长生。
我只知道爸爸妈妈都不在了,就是因为他们没有长生。而如果有了养神芝,他们就不会离开我了。其他孩子也一样,他们也都没有了爸爸妈妈,长生或许太难理解,但是如果换成了和爸爸妈妈在一块,他们就懂了。
始皇帝也想要长生,所以他让我们跟着他,带养神芝回来。
我们一共五百个孩子,跟着他出海,没多久就到了那座岛上。岛上漫山遍野都是草,可是除了长得特别高以外没有一株看起来很特别。
正当我们很困惑的时候,他看着全部走下船踏上岛屿的我们,嘴里念念有词,眼中杀意闪动。一阵电闪雷鸣,其他的孩子全部消失了。在一刹那之间,全部的人仿佛从没有来过这座岛屿。
大概因为是我走在队伍的最后,在他念念有词的时候我吓得退后了两步,脚踩在了楼船的岸板上,我并没有消失,而是和他四目相对。
爸爸去长城之前给我留下了一把匕首,我一直带在身上,他说遇到危险的时候就插对方的脖子,够不着就插右胸,右胸够不着就插小腹,要快,不要想。
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走到我眼前,“用六,利永貞。”我记得他靠在我身边说了这句,但我的匕首已经插在他的脖子上。他眼睛瞪大地看着我,却不住地笑着。
“我算出来多一个人,原来多的不是我,是你。”他说完这句话,又一阵电闪雷鸣,他的身体也消失在了风中,只有我和我的匕首,还有空荡荡的楼船。
后来我才知道,他在连山和归藏当中悟出的长生之法从来不是什么养神芝,而是用人的命,续给自己。出海只是一个借口,他找皇帝要来的我们这五百个孩子,才是他的真正目的。
但他不知道的是,这长生,就像这座岛的名字祖州一样,其实只是诅咒。你用掉的人的灵魂,永远会和你融为一体。
于是,这几千年,我们五百零一个灵魂,就是这样过来的。
我和他的仇恨导致我甚至不愿提他的名字污秽我的唇舌,但我每次做出污秽的罪恶的时候都高喊他的名字,因为只有这些罪才配得上他的名字。他在我的灵魂里也为了报复杀身之恨留下了痕迹。我把他囚禁在我的身体里,我嘲笑他,我让他背上罪名,我让他看了可怕的事情。他可以通过我的眼睛看到我看到的,他可以通过我的耳朵听到我看到的。我想我是在告诉自己,折磨他是可以的,因为他是一个万恶不赦的人。
这里四百九十九条人命都是源自他的贪婪而被迫和他一起被囚禁在我的身体里。这么多年了,他知道如何触动我的弱点,他告诉我,我是多么的一无是处。他看到了我所有悲伤的时刻,并不断提醒我、嘲笑我。我对他大发雷霆,但这样做只能伤害自己,于是他就笑了。有时候,他的挑衅甚至让我想,我现在长生的结果,是否也和他一样罪孽深重。
其他的孩子,已经成了我生活的观众。我做的每一件事,我没做的每一件事,他们都知道。这么多年来,他们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后面我为他们报仇的短暂欣喜,以及和仇人日夜相对的愤怒,到现在的麻木无奈。他们和我对话,他们彼此对话,他们咒骂着他,他们曾让我有几十年不眠,也有几十年的长睡。但他们是我的伙伴,他们是无辜的羔羊,他们是我活着的原因。
我在一个动态的世界里如同静止一般,我可以做事情和改变并不多。我走过千山万水,历经无数兴衰。多么讽刺,原本人的一生无法见证文明的周期,而现在我甚至觉得文明不足以经历我。文明、朝代、城市,在我眼前变慢,而我体内的灵魂更为长久。这一些人开始形成真正的关系,在这个灵魂的嘈杂声中互相呼喊。人们在我的内心深处坠入爱河,在我体内互相憎恨,在我体内互相离开,哭泣。我是一个容器,但没有人能获得解脱,完全没有。因为他们见过我的经历,知道我经过那天的仪式之后已经不可能死去。我有五百条命,我几乎是不死之身。
突然有一天,他们当中的一个人离开了,或者是安静了,我不知道是哪一个,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或者调查。其他人慢慢也发觉了,之后灵魂一个接一个的就这样安静下来,直到他们不再说话。就像蜡烛一样,一个接一个地灭掉,直到一切都静悄悄的。我花了很长时间和最后三个人说话,但他们现在也已经沉默了。我试着做一些事情来唤醒他们,我做了我以为他们会喜欢的事,只是为了让他们看。最后一次,我只听到了一声安静的 “算了…… ”
最后只剩下我和他。他似乎也累了,几千年前的那股狠劲和血性突然随着其他灵魂的消逝也离开了。
“这是我最后的报复,给你我当初想要的一切,给你孤独的长生。”
然后他也安静了。
几千年来第一次,我的灵台一片死寂。
祖洲近在東海之中,地方五百里,去西岸七萬里。上有不死之草,草形如菰苗,長三四尺,人已死三日者,以草覆之,皆當時活也,服之令人長生。
有司聞奏,始皇遣使者賫草以問北郭鬼谷先生。鬼谷先生云:“此草是東海祖洲上,有不死之草,生瓊田中,或名為养神芝。其葉似菰苗,叢生,一株可活一人。”
始皇於是慨然言曰:“可採得否?”乃使使者徐福發童男童女五百人,率攝楼船等入海尋祖洲,遂不返。
——《海內十洲記》